【立法會會議】就“設立創新體制機制,全速推進北部都會區核心區的發展”議案發言
- honlamchunsing
- 7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07月02日|星期三|上午11時|會議開始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7月2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就洪雯議員提出的“設立創新體制機制,全速推進北部都會區核心區的發展”議案發言。
要將北都打造為創科等高增值產業為核心的經濟引擎,單有土地並不足夠,關鍵的還是如何吸引企業和發展商投入參與開發、建設與營運。今天的原議案和修正案所提出的種種主張,其實都是為了減少發展商所面對的行政或法律上的制肘,增加其參與開發的誘因,各議員提的方法或有不同,惟「破局」目標卻是一致,本質上並無矛盾。
洪雯議員的原議案,主張在現行北都督導委員會及北都統籌辦事處的兩層架構下,增設法定機構專責河套區、新田科技城等核心區域的資金籌集及營運管理事宜。對於是否採用管理局模式,林振昇議員認為有商榷的空間。北都不像機場或西九文化區,並非具單一主要用途的項目,而是涵蓋住宅、教育、文化康樂、產業發展等多元功能的綜合區域,涉及範疇廣泛,利益相關者眾多,管理上相對更為複雜。政府需要花大量精力進行協調。此外,隨著北都發展計劃持續推展,「核心區」的範圍勢必逐步擴大至其他新發展區,屆時管理局的架構又應如何調整,才能避免編制臃腫、架床疊屋的情況,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考慮的。
與其建立三層架構,林振昇議員傾向政府強化現行北都辦的職能,並考慮將其升格為北都事務處。現時北都辦的角色,主要是就特定產業政策向不同決策局提供規劃、批地方面的硬件支援,至於軟件的部分,仍由相關決策局主理,例如創科局決定新田科技城創科用地的具體分配,而教育局則負責構思北都大學教育城引入的院校種類。政府日後可考慮從各相關決策局抽調專業人手至北都事務處,整合硬件與軟件的職能,讓該處直接主導北都相關的政策事宜。另一方面,企業或院校日後若有意進駐或投資北都,亦可直接與北都事務處聯繫,而無須同時接觸多個政府部門,藉此簡化行政程序。特點則在於毋需轉介,而是直接由該處統一跟進。就特定產業園區的具體營運,林振昇議員認為可以遵從《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方向,由政府牽頭成立的公司負責營運和管理,這樣既可保持行政架構精簡,亦能做到與市場有效對接。
最後,就制定北都專屬條例,林振昇議員是持開放態度,但是法例制定需時,加上有了條例,把北都變成特區中的特區,在北都內部份法例同香港其他地區不同,如果將來發展交椅州人工島,又是否要有交椅州條例呢,這樣會否使整個香港的法例法規複雜化呢,這些都需要思考。相信現時還有其他方法對北都發展提速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