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政府今日(13日)公布「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及優化「補充勞工計劃」的建議,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及周小松對此深表遺憾,憂慮在全面擴大輸入外勞的情況下,將壓低基層工友的議價能力,令薪酬待遇難以合理地提升,恐怕將更難吸引新血入行,最終難以擺脫依靠輸入外勞補充人力的惡性循環。他們重申,擴大輸入外勞「治標不治本」,必須為有關計劃訂立限期,同時要用好本地人力資源,透過加強推動行業提升本地基層工人薪酬待遇及工作條件、加強培訓、協助行業升級轉型等方式,多管齊下吸引及留住人才,為本地潛在勞動人口投入就業市場創造有利環境。
林振昇指出,「補充勞工計劃」在勞顧會「勞、資、官」三方代表協商及把關下一直行之有效,過去數年也有建造業外勞在該計劃下獲批輸入,無必要另設「行業輸入勞工計劃」處理外勞事宜;而且,「行業輸入勞工計劃」作為緩解行業人力暫缺的「非永久」措施,必須訂立清晰的時限,讓業界及早做好外勞退場的準備和人力資源規劃,以及有明確的檢討時間表,並根據勞動市場及行業人手的變化,適時調整輸入名額及計劃執行細節,甚至立即結束相關輸入外勞計劃。
另外,周小松重申,不認同政府建議一刀切暫停執行「補充勞工計劃」26個職位類別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他認為有必要保護部分非技術或低技術的工種,確保最弱勢的基層工友有足夠就業空間,不會被外勞取代而失去飯碗;至於26個職位類別是否有個別存在解禁的需要,也應該留待勞顧會審視及取得共識再執行。
周小松強調,政府必須審慎處理輸入外勞問題,不應視為解決人力問題的長期政策。他促請政府必須堅守保障本地工人優先的原則,嚴格監管各項輸入外勞計劃,防止有僱主濫用機制, 也避免有黑心僱主違法剋扣人工、剝削外勞的情況出現。同時,政府應積極推動有意申請輸入外勞的僱主,提高薪酬待遇以留住本地人手,加強與培訓機構合作,並承諾提供更多家庭友善措施(如彈性工作時間)等,協助培育本地人才及改善本地員工待遇,為保障本地工人權益作出更大承擔。
林振昇、周小松立法會議員
二零二三年六月十三日
Σχόλι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