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聯兩位立法會議員回應《施政報告》
- honlamchunsing
- 9月1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和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內容全面、務實具遠見,勾劃出香港未來發展的完整路向。他們感謝特區政府採納勞聯早前提出的部分建議,包括調整「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對申請飲食業個別工種的要求,加強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立法保障平台工作者,以及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購置物業門檻等措施。
給予《施政報告》高度評價
林振昇強調,他給予《施政報告》高度評價,認為當中有不少破格和創新的政策措施,顯示特區政府勇於變革及破局創新的決心。特別在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和引入產業方面,政府提出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新建議,包括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及下設三個工作組,從高層次制訂各發展區的營運模式,並會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優化建造方法及訂立北都的專屬法律等,上述措施將大幅加速北都發展成型,有助吸引產業落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尋找發展經濟新增長點。
另外,林振昇認為,人工智能(AI)作為近代產業優化升級和科技改革的戰略性技術,他樂見及歡迎今年《施政報告》大力推動AI發展,並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AI效能提升組」指導各政府應用AI技術、推動AI科研應用、將AI教育納入教育課程等,涵蓋電子政務、商業和教育等,全方位把握新技術帶來的龐大機遇。至於在國際教育樞紐建設方面,他過去一直主張本地職專教育的發展必須與內地及海外加強聯繫,因此樂見《施政報告》提出鼓勵應用科技大學與海外龍頭企業加強合作,並期望與內地頂尖技術院校加強合作和交流;以及,政府將與內地積極探討香港和內地互認副學位學歷的措施,相信亦有助提升兩地職專學生在跨境升學和就業的便利度,構建大灣區優質人才庫。
認同增加基本工程開支支援建造業
林振昇又指,歡迎政府再次回應他過去提出支援建造業的建議,進一步額外增加基本工程開支,預計在未來兩至三年預留300億元來加大工程開支。他相信在近年私人工程量縮減的情況下,措施將為業界帶來「及時雨」,也確保工友有一定工作機會。此外,他關注《施政報告》提及多項鼓勵生育措施,認為政策大方向與勞聯過往建議措施一致,包括增加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加強嬰幼兒照顧及落實取消「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名額上限,以及推廣家庭友善措施,鼓勵僱主推行彈性工作時間措施等,預計將有助減輕有意生育人士的負擔,對提升生育率有正面幫助。
料新措施有效打擊濫用輸入外勞制度
周小松則表示,民生是《施政報告》的主軸之一,專章所佔的篇幅亦是最大,足以顯示特區政府對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視。他讚賞和歡迎政府在勞工支援和保障方面有不少著墨,也有接納勞聯的多項建議和關注。他指出,《施政報告》再次強調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一方面回應勞聯和勞工界的關注,提及將加大力度打擊黑工問題,並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出措施打擊濫用行為,將會要求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僱主須進行六星期的本地招聘,以及收緊人手比例以申請的相同本地職位計算。他讚賞政府反應迅速及時調整計劃,認為新安排有助打擊濫用輸入外勞機制,但是他希望當局日後持續觀察情況,若輸入外勞較多的行業的失業率持續上升,甚或個別行業和工種出現較明顯的濫用情況,就必須推出更多相應的限制措施來應對,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支持立法保障平台工作者權益
周小松表示,在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方面,《施政報告》指將會立法完善平台工作者工傷補償制度,此舉為保障新就業型態勞動者踏出重要一步。他期望在未來的立法工作中,除了保障工傷補償以外,也能觸及平台工作者關注的退休和最低工資等保障,確保他們能獲得合理的基本權益。
周小松又指,樂見在社會福利方面有多項惠民新措施,特別在加強支援長者照顧方面,除了分別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劵」增加至16,000張和7,000張外,並將資助合資格的護理員修讀新設的護理保健師課程,支持培育護理業人才發展,提升護理服務水平;至於支援照顧者方面,政府過去已推出不少措施,包括加強暫托服務、24小時熱線等,而今次《施政報告》亦提及預留每年5億元,推展多項支援照顧者的措施,他期望政府善用資源,進一步提升暫托及轉介等現有服務,主動接觸有需要的照顧者。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強化治理措施,周小松支持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強化部門首長的責任擔當,以提升整體管理水平。他認同有需要設立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清晰反映和區分人員的工作表現等級,但除了處理行為有缺失的人員以外,對於表現優異及工作能力優秀的人員,也應該在評核中被準確反映,並獲晉升及表揚等給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