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歡迎政府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準則

  • honlamchunsing
  • 8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政府於2025年7月31日公布有關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的修訂安排,擬就資助副學位、學士學位以及修課式研究生課程設立兩個學費類別。根據新安排,首次獲簽發「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證時年齡未滿18歲的學生,如欲申請資助學額,須在相關課程開課首日的兩年內已居於香港。我歡迎政府提出的修訂建議。


坊間一直有意見指出,現時專上課程在本地學生資格的界定上過於寬鬆,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的受養子女即使從未在香港學習或生活,仍可以本地學生身份申請教資會資助大學的政府資助學額。此安排或導致個別人士將人才入境計劃視為協助子女取得本地學生身份的跳板,而非真心有意留港工作或定居,或有違政策豐富本地人才庫、促進本地經濟發展的良好原意。


考慮到資助學額受公帑高度補貼,若相關漏洞不予堵塞,這將影響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及公帑運用的效益。我在本年三月曾提出口頭質詢,詢問當局會否就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引入分層學費制度,其後亦提議將「在港通常居住滿3年」訂為申請資助學額的門檻,我樂見政府採取了類近的修訂方向。我認為,把居港年期門檻訂為兩年,屬務實且平衡的安排。以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例,B類及C類申請人的首個簽證有效期為兩年。若相關人才能夠在港連續居住兩年,頗大機會已獲成功續簽,顯示其有意願並具備能力在港長遠發展。在此基礎上,讓其受養子女可享學費資助,相信能夠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此外,當局制訂了過渡安排,兩年居港規定將由2028/29學年起全面實施,這讓日後有意讓子女申請資助學額的人才家庭有充足時間,及早作出規劃與安排。我留意到政府表示,即使受養子女未能符合兩年居港規定,他們仍可在繳付不獲資助的學費的情況下,申請報讀政府資助的學位課程,相信修訂方案並不會窒礙人才家庭子女在港升學的選擇。



 
 

相關文章

勞聯兩位立法會議員回應《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和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內容全面、務實具遠見,勾劃出香港未來發展的完整路向。他們感謝特區政府採納勞聯早前提出的部分建議,包括調整「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對申請飲食業個別...

 
 
勞聯兩位立法會議員就《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投下反對票

立法會於2025年9月10日就《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我和勞聯另一位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投下反對票。我們尊重終審法院的裁決,政府在《香港人權法案》第十四條下有積極義務確立替代框架讓同性伴侶獲法律承認,而政府今次提出《條例草案》亦是體現對法治的堅...

 
 
〈勞聯對 2025 年施政報告建議〉新聞發布會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及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上周五(18日)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向行政長官提交《勞聯就2025年施政報告建議書》(詳見附件),涵蓋人力政策、勞工權益、支援弱勢、交通等多項範疇,提出合共42項具體政策倡議。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