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育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及會議】政府擬引入教師執業證書制 關注持續專業發展要求

  • honlamchunsing
  • 10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教育局局長於2025年10月3日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就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教育範疇的政策措施作出簡報,林振昇議員在會上就教師執業證書制及非本地生留港就業安排表達關注。


《報告》提及完善教師註冊機制,當局將研究修訂《教育條例》,引入教師執業證書及定期更新要求,以確保所有任教於香港學校的教師均為適合及適當人選。林振昇議員指出,個別人員在取得註冊教師資格後,可能選擇從事其他工作,或到外國、內地生活和工作,因而一段時間未有任教。他表示新執業制度應提供「旋轉門」安排,讓有意重拾教鞭的人員能通過持續專業進修要求取得執業資格。


此外,政府計劃自2026/27學年起,將教資會資助大學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從現時相當於本地學額的40%提升至50%。隨著非本地生人數增加,預計每年申請「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的人數將由現時約26,000人,增至30,000至40,000人,林振昇議員促請教育局與勞工及福利局加強協作,優化就業配對支援措施,引導非本地畢業生找到與其專業匹配的職位,避免與本地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形成惡性競爭。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回覆,對於長時間未有任教的人員而言,若他們未有掌握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及行業的最新發展,便貿然重返教壇,對教育專業屬不負責任,執業制度能確保教師與時並進。有關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局方將加強與院校及企業的合作,完善就業及生涯規劃相關的支援配套。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