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會議】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
- honlamchunsing
- 10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10月09日|星期四|上午9時|會議開始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10月9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就李慧琼議員提出的「2025年施政報告議案辯論」議案發言,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
《施政報告》的北都專章全面回應早前議員議案的討論, 例如:訂立「加快北都發展」專屬法例,為園區公司訂立專屬撥款渠道、以及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這些議案辯論曾涵蓋的建議,均被政府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方向,充分體現了立法與行政機關之間的良性互動。
行政長官以北都發展委員會,並成立三個工作組。林振昇議員認為,當局日後仍可考慮從各部門抽調具備專業背景的人員,組建兩個具時限性的「單一窗口」,作為「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及其他兩個專責工作組的執行單位,它們可全權負責大學城及各產業園區牽涉持份者聯絡、諮詢和項目審批工作,實現一站式、全流程的行政支援。該等執行機構不應隸屬任何單一決策部門,並直接向司長級官員負責,從體制上減少「政出多門」的情況,進一步提升行政效率。
除了中產,專才,高才落戶大學城科技城外,北都亦有公營房屋,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北都成為基層市民改善生活環境的新希望。所以政府應做好生活就業配套,不要像30多年前天水圍社區,缺乏就業,最初連西鐵都沒有,成為孤城,更被喧染成悲情城市。根據規劃署去年發出的文件,在洪水橋新發展區預計提供的150,000個職位當中,約61,000個職位與物流設施、企業科技園等相關,至於零售、餐飲及其他商業用地所創造的職位約為41,000個,所以林振昇議員期望加快推進上述商業用地發展,並推出具針對性的就業配對項目,讓居民能夠原區就業。
最後,基建先行都是非常重要,北環線引入與鐵路建造相關的內地標準、做法和資源,讓北環線支線有望與主線同步在2034年或之前開通,較原定時間表提早兩年。透過擴大內地的創新機械和建築技術的應用,加上良好工程規劃監管制度,以及北都的建設經驗,希望能在香港建立新的工程標準,以致推動更高水平的灣區標準。
